2023年1月6日,开云在北京正式发布“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年度报告——《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报告》。国家能源局国际合作司司长魏晓威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开云党委书记、院长杜忠明出席发布会并致欢迎辞,党委常委、副院长姜士宏出席会议并主持。
魏晓威在讲话中指出,中亚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首倡之地。共建“一带一路”从倡议到实践,十年来不断走深走实,能源作为重点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历史悠久,油气领域、清洁能源发电、电网等方面多点开花,成果丰硕。同时,魏晓威就深化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能源安全协作。确保合理适度的上游投资,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保障国际能源资源运输通道安全与稳定,共同维护能源资源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畅通安全。二是拓展清洁能源合作。充分发挥相关多双边政府间能源合作机制作用,为企业在中亚开展清洁能源业务提供更多机会和便利,努力将中亚打造成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示范区”。三是加强能源技术创新“硬合作”和政策战略规划“软联通”。鼓励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围绕氢能、储能、直流电网、数字能源等领域开展联合研发、工程示范和商业应用,以创新为突破口实现高水平的互利合作;鼓励相关智库和研究机构加强对话交流,深入挖掘合作契合点,为政企各层级合作提出务实管用的建议。此外,魏晓威对电规总院在能源领域的智库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电规总院开展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系列年度报告研究工作,为促进我国与相关国家相互了解、对接合作诉求、推动务实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次发布的《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报告》数据详实、内容丰富、观点鲜明,体现了电规总院作为国家智库的水平、站位和担当。相信报告内容将为有关企业参与地区市场开发提供有益参考,为拓展和深化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提供积极助力。
杜忠明在致辞中介绍到,电规总院为助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行业优势对接,推动企业开展务实合作,于2020年启动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年度报告的编制工作,每年选取一个特定区域开展深入研究,目前已经连续发布了《中国-中东欧能源合作报告》和《中国-东南亚能源合作报告》两本报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报告回到了“一带一路”倡议发轫之地,聚焦中亚地区的能源电力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并为中国-中亚开展能源合作提出相关建议。电规总院始终希望与各界朋友共享智慧,共赢合作,希望《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报告》能够抛砖引玉,为中国-中亚五国能源合作研究带来新的思考,为中国-中亚能源高质量合作贡献一份力量。
报告编写组介绍了《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共分为六个篇章,第一篇章为综合篇,第二至第六篇章为国别篇。综合篇全面梳理了中亚国家国民经济情况,系统分析了区域能源电力行业概况,多场景预测了区域未来能源电力发展情况,并从规划引领、全产业链合作、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四方面提出了中国与中亚国家未来能源合作的行动建议。国别篇分别对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中亚国家的能源电力行业基本情况、能源电力发展展望进行了深度分析,系统梳理了中国与中亚各国开展能源合作的基础和潜力,明确了双方未来能源合作的重点领域和行动建议。总体来看,未来中亚地区经济将呈现平稳增长,能源电力消费水平将同步提升,中国-中亚在政策方向、资源禀赋、技术特点、产业链水平等方面具备互补优势,未来可在油气合作、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电源电网升级改造、电力互联互通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来自能源电力企业和研究院所的四位行业专家围绕中国-中亚能源领域合作前景、商业路径、金融支持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交流。中石油经研院院长陆如泉精准解读了中亚在我国海外油气进口和安全供应格局中的地位。国家电投集团国际部主任陈燕结合国家电投开展项目情况分享了中资企业在中亚地区清洁能源合作经验。华电海外投资公司董事长方正介绍了未来华电集团在中亚地区的业务布局及新能源项目建设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中能建国际集团总经理乔旭斌分享了中亚地区新能源项目消纳及投资收益保障等方面的观点。
本次发布会获得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来自能源电力企业、研究院所和金融机构等单位约1600名代表以现场参会和线下观看的形式参加了本次发布会。